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,也是我国依法治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。未成年人是当今网络世界最重要的群体。他们接触互联网早,互联网普及率高,使用频率高。...
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,也是我国依法治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。未成年人是当今网络世界最重要的群体。他们接触互联网早,互联网普及率高,使用频率高。从学习到休闲,他们的网络生活比成年人更丰富、更复杂。
在网络中,他们一方面是网络内容的接受者,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网络生态的参与者。但青少年心智发育尚不成熟,对社会常识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尚未形成,决定了他们缺乏应对网络暴力和恶意骚扰的有效手段,抵御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,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适当可靠的保护。
近日,在共青团中央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《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研报告》中,有一组关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数据。数据显示,80%以上的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会防范网络安全风险。取得这个成绩,不容易,也不平凡。首先证明了多年来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是有效的,也说明了当代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但我们不能忘记,仍有20%的未成年网民对安全风险考虑不多,他们具有“年龄越小,知道的越少”的特点,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。这说明网络空间治理的三大“法宝”,即需求侧条件、供给侧技术、监管侧手段都不到位,至少目前没有完全协同。
从需求端来看,暴露出部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能力不强的问题。背后的逻辑是:未成年人的互联网素养应该如何提高,提高到什么程度,什么时候提高?换个角度看,为什么现在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还是不那么健康?网络空间能不能也应该继续净化?其实未成年人不该想“网络江湖好险恶”这个问题。
从供给端看,有没有能力做好网络空间的安全防护,尤其是适应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安全技术有没有进步。在这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。此外,青少年普遍使用的智能终端还存在过去积累的安全问题,尚未完全解决。
从监管的角度来看,目前已经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,但是差距很大。再加上相关部门各自为政,未来需要更系统地管理相关问题,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和力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。
为此,建议如下:一是让“正能量”照耀“阴暗面”,坚持关闭网络内容,不断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;二是让“供给侧”与“需求侧”相匹配,提高技术水平,通过能力壁垒,开发更好的未成年人安全产品和服务;第三,要把“自留地”变成“责任田”,监管部门要管好“软关”,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。
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。当前,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,各方应以新理念为引领,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有力的网络安全保护,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管理“有法可依、有罚必依、管得好”,更好地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。
2022-12-21 10:03
2022-12-21 10:03
2022-12-21 10:03
2022-12-21 10:03
2022年12月18日,喜马拉雅123嘉年华完美落幕,喜马拉...
在12月20日举行的2022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,JD.C...